第354章 中海交通广播台庆晚会十八(第2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哪来的盛世大唐
这四句写的是唐朝玄武门之变,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夺嫡之争,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太子,在魏徵的辅佐下平定刘黑闼,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,唐高祖李渊坚决维护李建成太子地位。但是李世民能征善战智勇双全,后来李建成怕李世民影响自己的地位,想要用毒酒害死李世民,李世民决定铤而走险,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清晨在玄武门动军事政变,后李建成死于李世民箭下,李世民继位成为唐太宗,为唐朝带来贞观之治,奠定了唐朝鼎盛的基础。
小涵:所以接下来谁登基当皇帝了呢?她是华夏的第一位女皇,有请四号线上的朋友,你好?
四号线:武则天。
小涵:回答正确,那么稍后把信息留给导播,千古的一位女皇
谁说的不如儿郎
无字碑无字一行
问功与过又何妨
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,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,她在位时任用贤能,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,促进了经济的展,稳定了边疆形势,推动了文化的展,死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,乾陵有两块碑,一块是高宗的墓碑,上有武则天的题词,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。关于无字碑的说法纷纭,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,立“无字碑”是聪明之举,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。
安史乱后无英豪
不过是生死命一条
那三岁孩童戏歌谣
再无人比那黄巢
这几句写的历史典故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
唐玄宗统治后期,任用安禄山等胡人担任镇守边镇的节度使,又放任其拥兵自重,使得安禄山获得叛唐的实力和野心,和当朝宰相杨国忠水火不容;后来安禄山及部下史思明以奉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,安史之乱由此开始。安史之乱后,人口大量丧失,国力锐减,北方生产凋敝,北民南迁,南方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,唐朝国力自此由盛转衰。
黄巢起义是唐朝末期时间持续最久,遍及最大,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。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,导致唐末国力大衰。相传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,但长大后一直未能考上功名。
云淼:
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
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
自黄袍加在身前
以杯酒释了兵权
可多年后再想当年
这也才是忠义两全
黄袍加身,宋太祖赵匡胤(y)在后周时期,任殿前都点检一职,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,掌握兵权,周世宗柴荣死后,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。这时,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,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“陈桥兵变”。
周恭帝即位的时候,年纪太小,由宰相范质、王溥辅政。公元960年春节,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,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,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,出兵攻打后周边境。
大臣们慌作一团,后来由范质、王溥做主,派赵匡胤带兵抵抗。当天晚上,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,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。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,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,悄悄商量。有人说:“今皇上年纪那么小,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,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,倒不如今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!”
没多久,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。将士们全起来了,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,一直等到天色白。赵匡胤起床后,还没来得及说话,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,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。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,高呼“万岁”。接着,又推又拉,把赵匡胤扶上马,请他一起回京城。
后周恭帝让了位。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,国号叫宋,定都东京(今河南开封)。历史上称为北宋。
杯酒释兵权
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,后来在陈桥兵变中被部下“黄袍加身”,篡位登基。为防止自己的故事重演,采纳赵普的建议,乾德元年(963年)春,宋太祖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、高怀德、王审琦、张令铎、赵彦徽、罗彦瑰诸高级将领饮酒,在宴会上对石守信等大将威逼利诱,迫使其交出兵权,回家养老,从而收回了大将的兵权。宋太祖“杯酒释兵权”使用的和平手段,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,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,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bxs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