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一章 生产下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回头看看巷子里谁家有下的小崽子去换一个回来养的好。
    这起来了,正好遇到四小只要上学去,看来自己和露珠儿是错过了和大家一起吃早饭的时间。
    厨房的蒸笼里果然有李大嫂预留好的娘俩的饭,是小米粥和小菜加鸡蛋,估计是给李二嫂专门做饭多做出来的,自己和露珠儿跟着沾了光。
    喂饱了肚子,正要带着露珠儿去李二嫂屋子里看看呢,药柜伙计李贵就领着陈牙郎进来了。
    原来是前两日李三娘拜托陈牙郎给看的房子有消息了。
    陈牙郎也没再客套,谢了茶水就跟李三娘说起来了。
    要说还是得感谢武帝大大,武帝大大登位后,先后三次扩建长安城,每次都有不少人迁出,让内城有不少房子闲置。
    可再是闲置,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房价它就不可能便宜了,要是想买个房子还真的不容易,连那七八品的官员可都有住在城郊的,盖因为赁不起城内的房子。
    陈牙郎这回给介绍了三处:
    一处是在长寿坊旁的丰邑坊,虽不在长寿坊内,但也是一处好居处,有三间房,院内还有口井,吃水也方便,周围也都是殷食人家,安全有保障,要价高些,一千六百两,房子主人已迁出内城,但有在官牙留有文书,官牙可代办手续,很是方便。
    另一处是在长寿坊了,在打铁巷子里面,有两间小屋,院内没有井,得买水吃用。因隔了两座屋有一个铁匠铺子,敲敲打打的,所以,这房子也便宜些,七百两,不二价。
    最后一处就是四季巷子了,对,就是四小只上学的那个青莲所在的四季巷子。
    是有一南地的大户买下用来在长安给会来京都定品的家中子侄买的,本有一位家中子弟在住,但突遇其祖父去世,前两日才刚准备往南地返去。
    这家主人只打算出租,不买卖。因着原主人都是去街面上吃饭的,家中没有水井,倒是有两棵大枣树,还有个花圃,种了不少花草。只有两间房,也可说是三间,门口处还加盖了一小间是给照顾日常起居的仆从住的。
    因靠着青莲,也是个好地方。要不是陈牙郎看的准手快,还不一定能赶得上。
    原主人要价不贵,算是市场价,五两银子一个月,但只能签半年的契,因这家明年有别的郎君来京需要自住,所以只出租半年。
    原主人只说,看好两颗大枣树,别让长了虫,院中花圃的花草打理好,别荒废了就好。
    听完陈牙郎的介绍,李三娘想想自己的钱包,在第二处和第三处之间摇摆。
    第一,立女户是要有房契才可以的。这三处房产,也就第二处李三娘紧紧手头的银子还能买得起;
    第二,要是买了第二处的房子,手头就没有几个闲钱了,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,可如何是好?
    所以,这房子怎么选的好?
    ------题外话------
    这物价是绝对比古代低很多的,主要是架空,考虑到扩城三次的结果。
    今天去做核酸,站我后面那个大姨真的太能说了。。。
    感谢怀珣1第7次投了5张推荐票,谢谢。
    感谢社畜不是狗绪方怜央投了1张推荐票,谢谢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bxs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